最後一天早晨,我們起早去最後一個地方晃晃。
今天使用大阪周遊パス(南海拡大版),這個票券裡面有很多免費的coupon,如果沿路使用這些優惠就非常划算,而大阪城公園內的《天守閣》門票就是其中之一的免費券。
我們坐地下鐵【長堀鶴見緑地線】到大阪「ビジネスパーク駅」下車。從地圖上看起來,這邊離天守閣的距離最近。
從1号出口出站後走幾步路就可以看到〈寝屋川/第二寝屋川〉,過〈新鴫野橋〉,一路平坦而且安靜,推著嬰兒車走在這裡,感覺超級舒服的。
橋下有一堆工作人員在除雜草。如果是台灣的話,這麼一點小小的地方一定最多只有兩個人在工作,大人說:「這是日本人失業率低的原因嗎?」XD(是說日本的失業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,攤手)
這群在工作的人阿,每個人的腰間都有配戴一個竹編、很扁的中空小圓盒,大人說那裡面好像是放蚊香之類的東西。我覺得這樣挺好的,好自然的趨蟲方式喔!
老公用小C拍下我照相的身影,頭髮再留長一點我要去燙陳綺貞。 XD
《天守閣》雖不如《金閣寺》般金碧輝煌,但一整個建築就是很有武家的氣勢。
拍下內護城河的美景之後,我們10D的電池突然銹逗了,於是,綠色的京阪神在這美景中劃下句點......。
進入《天守閣》,最近因為慶祝復興80年,所以有展些之前沒有的東西。
每一層樓都有不同的展覽,因為想要看展覽,所以選擇把嬰兒車留在《天守閣》下面,爬樓梯一層一層看。不然其實也有看到嬰兒車跟輪椅直接坐電梯上來的。
這是五樓的地方展出《大坂之役》中〈夏之陣〉(大坂夏の陣)的小人模型。大阪之役發生在慶長19-20(1614-1615)年,是江戸幕府消滅豊臣宗家(羽柴家)的戰爭。
江戶幕府的第一個將軍,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川家康。德川家康結束了「安土桃山時代」(←在〈清水寺〉一文中提過,是織田信長跟豐臣秀吉的時代),大學時期在迷日本文化的時候,看了NHK的大河劇《利家とまつ~加賀百万石物語~》,劇裡演織田信長的是反町隆史,而利家與松的松就是當時他的新婚妻子松嶋菜菜子,演豐臣秀吉的是挺有演技的一個演員"香川照之"(看照片一定知道他是誰!)。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這三個人在日本被稱為「三英傑」,都出生於愛知縣(好強大的一個縣),而且彼此有一些複雜的關係,例如說:織田信長有把某一個兒子給豐臣秀吉作養子、豐臣秀吉的妹妹是德川家康的大老婆、得川家康的兒子跟織田信長的女兒好像也有結婚之類的,我覺得他們三個人的家族好複雜,跟戰國時代的歷史一樣,總是讓人搞不懂阿~~~
白色旗子的松平忠直隊伍是德川家的軍隊。這也是很複雜的一件事。德川家康他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姓德川,但其實他爸叫"松平広忠",而且事實上,德川家康也叫"松平元康"。古代人很喜歡搞這套阿,好像中國人也常這樣,我們小時候讀國文課本就知道,一個名人總是有好多個名字。德川家康在小的時候名字叫做「竹千代」,這個名字就好像是小名/乳名一樣,這個看大河劇就知道,很多有名的將軍他的名字都是長大以後才又再取的。竹千代長大之後取了名字叫元信,後來叫元康,又再改名為家康,二十幾歲時被獲准改姓成"德川",並且在之後,只有「御三家」(德川家康的兒子們家裡)和之後加入的「御三卿」可以姓德康,而次於御三家及御三卿的「一門」只能姓"松平"。
而為什麼松平忠直這麼有名勒?因為在這場大戰當中,他以取得對方將軍真田信繁(別名幸村)的首級結束戰爭。
這是這次參觀仔細看過的項目:武家的家紋。
和蘇格蘭裙的格子紋路一樣,用不同的顏色與圖樣來代表某一個家族或宗族,也代表著某種地位。例如日本天皇家族的家紋,就是一朵16瓣的八重菊。
織田信長的織田家紋是一朵五木瓜,豐臣秀吉用的是太閣桐
,德川家康的德川氏是一圈聚在一起的三葉葵
。
但若是宗族的旁系又會將家紋做些變化,像是德川氏的旁系会津松平家,他們的会津葵就和其他德川家的三葉葵長得不太一樣。
這些家紋會綉在武士們的衣服或任何代表他們家族的物品上,打仗時用的旗子也一樣,同一個宗族的旗幟會很相像,但不同的家族之間又會做些許顏色或線條的變化。(所以大坂之役絕對不只是紅白大對抗而已喔!)
來到《天守閣》最高一層樓,走出屋外,享受當時君臨天下的風景。我們就是從照片上的那座小橋走過來的。